一开始,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场雨跟以往有任何不同!
2021年7月17日开始,河南普降大雨。19日晚,全省大部出现暴雨。郑州等地更是遭遇特大暴雨。强烈的雨势加上长时间的降水,郑州开始出现严重内涝。
随后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救灾过程中,出现了一份“救命文档”。
那时候遇灾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文档会跟他们发生关系。他们的那段人生经历,会被录入这个文档中。为后世,永远留存一份警醒,和感动!
一切开始于那个年轻的河南姑娘。
姑娘叫Manto,一位在上海上大学的河南籍学生,聪明敏捷、温柔干练。7月19日晚20点57分12秒创建了这个文档后,Manto和其他志愿加入的接力者们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总共整理了上千条信息。几千个人,因为这份文档得到了救助。几千个家庭,可能因为这份文档,本来未知的命运得以改变。
郑州市民朱晓东姑姑和妻子被困在一座立交桥下。姑姑是白血病患者,在天津结束化疗后,向医院申请一周“假期”,回郑州与亲人团聚。不想突来的大雨绊住她回家的脚步。车厢里,她手臂插着输液用的滞留导管,汽车燃油即将告罄,手机也快没电了;车厢外,雨水集成黄色的水龙,从车旁游弋而过,低洼处有车辆几乎完全浸入水中,不远处还有车辆漂在水面上。得知亲人危急境遇的朱晓东心急如焚,一直在拨打各种抢险、急救电话。
他的求救信息被人写进了“救命文档”,第二天凌晨4点,他陆续收到回电。电话里的陌生人表示,会想方设法帮他找到家人。
杨震是一家电影院的职员。那天下班后,回家路上他跟几十个人在关虎屯地铁站被困了2个小时,看不到水情有减缓的迹象后,他决定返回电影院。临行前他向同样被困在地铁站的人们要了电话号码,“如果我那里能落脚,你们就来找我”。蹚水回到电影院后,47岁的杨震爬上14楼,发现电力恢复了,他如约拨出“来我这里”的电话,又从办公室找出6个插排、5只壶,给即将赶来歇脚的人们提供电力和热水。
电影院有制作好的爆米花,杨震把价格从每桶35元降至25元——这是他权衡后作出的决定,“不能免费,毕竟是公家的”。
不知是谁,把这家电影院可以避险、落脚的信息写进了那份“救命文档”。
更多的求救信息被上传,获救的信息被划去...
还有更多的故事在上演。
一个个困境被发现,一份份爱心在传递!绝境中的人们因这份文档而获取新生!
困难会有,但更多的,是爱与希望。
救灾结束了,我们无法确切统计一个文档到底帮了多少人,但当我们看到了困境正被划去、“已成功救援”越来越多,灾情正在转好。
灾难已过,爱未停息!
这就够了。
感谢每一个心存善良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