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校的第十三个年头,之前的十二年里已经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出大山,走进大学。
这所学校很特殊,特殊在它是一所只招收女孩的高级中学,特殊在它只招收那些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无法继续上学的大山里的女孩,特殊在这所学校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
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的校长是张桂梅。
张桂梅祖籍辽宁,17岁时来到云南支边,后来与她的丈夫定居大理。1996年她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张桂梅申请将工作调往华坪县。1997年张桂梅查出子宫肌瘤,后因华坪县政府的帮助,张桂梅治好病并选择留在华坪县工作。
2002年,张桂梅看到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从而产生了想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02年到2007年这五年间,张桂梅利用寒暑假去筹款,然而五年时间只筹集到了一万元。
转折出现在2007年,这一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她一直奋斗的事业被媒体宣传出来。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学招生,首批招收了100名大山中的女孩。张桂梅说:“贫困对女孩子也是一种隐私。”张桂梅不愿意用“贫困家庭的女孩”来称呼华坪女高的学生们,她更愿意用“大山中的女孩”来称呼她们。
办学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这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这些女孩基础很差,在高中还得补习小学的知识;女孩们的家庭不愿意让女孩念那么多书;师资有限,十几人的教师队伍最后只剩下八个人......面对这么多的困难,张桂梅没有放弃,她带领着老师们重新给女孩们打基础;她走遍大山去家访,将不愿上学的孩子坚决地留下来;老师陆陆续续地离开,张桂梅也灰心过,但是她凭着自身的拼劲和作为党员的责任感联合其他党员和非党员教师让女高第一届学生顺利毕业。
华坪女高第一届招收学生100人,最终毕业学生96人,本科上线69人。到了2020年有159人参加高考,专科9人,其余150人全上本科,一本以上70人。这成绩是惊人的,这些大山里的女孩想要走进大学的校门必须先走完崎岖坎坷的山路,走出连片望不到头的大山,张桂梅和她的华坪女高就是这些女孩在山路上的探路人和指路明灯。
张桂梅说华坪女高的老师们为了这份事业都倾注了自己的生命。2019年,张桂梅查出肺气肿、小脑萎缩、骨瘤等十七种疾病。她从教学岗位退下来后就投入了后勤的岗位。每天叫学生们起床,督促学生们学习,检查学校安全设施等等,她将自己的宿舍安排在学生宿舍楼的三楼,为的就是方便自己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及时赶到。
大爱无言,大音希声。张桂梅在学生们的眼中是严厉甚至是严苛的,但是每一名从华坪女高走出大山的女孩都叫张桂梅“老妈”。是的,张桂梅在这些女孩眼中就是一名母亲,一名严厉的母亲,一名带她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母亲。
当被问到自己这辈子的价值是什么时,张桂梅说:“我这辈子的价值是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还是少,至少她们之后过的比我幸福就足够了。”当一名女孩接受了好的教育实际上会提高她下两代孩子的思想水平,张桂梅说自己救了一代人,实际上她通过她教出来的女孩们影响了整整三代人!陶行知说:“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张桂梅用自己实践深刻诠释着这句话!
有很多人抨击张桂梅的教育过于严苛不是素质教育,更有甚者说张桂梅的思想是激进女权主义并且激化了性别矛盾。但是张桂梅又怎会被世人的评价左右,“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段华坪女高誓师词就是张桂梅精神最形象的写照,她坚信着她从事的事业并为之付出生命。
我只想让山里的孩子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我只想救一代人。这是理想,这是坚守,这是张桂梅!